API 01 1 web1 1  API 04 Michelle web1 2  API 03 Minera web1 3 API 02 Anita web1 4  API 05 Gyewon1 5

H01 安興公司 A3

F08 FAREASTERN遠東家具 A3

波士頓地區全僑紀念中華民國抗戰勝利70週年活

(本報訊) 波士頓地區全僑紀念中華民國抗戰勝利70週年活動籌備委員會、中國國民黨波士頓分部、美國退伍軍人協會、波士頓榮光會、紐英崙中華專業人員協會、紐英崙中華公所及駐波士頓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於本月5日(星期五)下午在位於牛頓市的波士頓僑教中心舉辦紀念抗戰勝利70週年座談會。當天也播放了馬總統與史丹福大學視訊會議的演講。

活動由中華專業人員協會董事長王世輝醫師主持,熟悉二次大戰史實專家美國飛虎隊協會Tripp Alyn及中華民國前空軍官校校長田在勱等與談。駐波士頓辦事處賴銘琪處長並在致詞後頒贈感謝狀予三位曾參與二次大戰的華裔美籍人士 - 諾曼第登陸戰老兵,92歲的黃君裕(Arthur Y. Wong)、飛虎隊老兵91歲的陳啟邦(Robert C. Hong) 和95歲的黃廷深(William Sean Wong) 。

台北經文處賴銘琪在活動開始前致詞時特別強調,歷史如一面鏡子,錯誤可以被遺忘,但是事實不能被否認也不能被忘記。

「抗日戰勝利70周年紀念研討會」,兩位與談人分別以英文及中文、美軍與中華民國軍隊的角度來探討抗戰歷史。他們都以豐富的照片圖文資料佐以回顧,照片內也展示許多當時的書信與報告,說明解釋抗戰年代飛虎隊的形成,展現當年中華民國和美國的革命情感外,也讓與會聽眾彷彿坐上時光機,見證當年艱苦抗戰事蹟,充分還原歷史真相。

在羅德島的美國飛虎隊(Flying Tigers)協會擔任博物館主任的Tripp Alyn,應邀主講飛虎隊成立歷史和戰蹟。他提及他的表兄弟Max Hammer 也是當年飛虎隊成員,在抵達緬甸後6天半在訓練意外中死亡,這也是為何他開始投入研究搜集對日抗戰的歷史事實與史料的重要原因。當年許多像他表兄弟Max Hammer的年青人,展現大愛,為正義犠牲。他也特別為這些英雄澄清,因為有說法說他們是為酬庸、為冒險而戰,他表示,有更多的英雄是為了他們對在中國大陸人民的大愛,才勇敢赴戰場,只是為了幫助中國人民。B1 3 web

飛虎隊,正式名稱為中華民國空軍美籍志願大隊(American Volunteer Group,簡稱AVG ),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中華民國成立,由美國飛行人員組成的空軍部隊,在中國、緬甸等地對抗日本。由美國退休飛行教官陳納德所領導。1941年底日軍偷襲珍珠港,讓原本表面保持中立的美國對日本宣戰,「飛虎隊」立刻被解散納編到美軍裡面,先是成立「駐華航空特遣隊」後來又改編成「第14航空軍」,再有與中國空軍合組的「中美混合團」。不管組織與番號如何變更,這支航空部隊都是以陳納德為首,一直傳承著「飛虎隊」的奮戰精神。

中華民國前空軍官校校長田在勱以「中華民國空軍發展史」為題,他首先感嘆,國與國之間沒有江湖道義,只有利益關係。但仍然十分感激伸手救援的助華美軍,但是他也一再強調如果沒有中華民國犧牲這麼多人,在大陸戰區打仗,把日本軍隊打敗,後果不堪設想,二次大戰國際間會面臨很慘烈的戰事。

他也特別感嘆,隨著這些英雄們陸續離世,很擔心歷史遺產沒有好好保存、照片或史料的查證與訪問,如何能藉由當年在場的老兵口述還原歷史事蹟。因此,他軍旅生涯裡投入大量時間與精力,希望能將史實保存下來。期間他不斷激動表示,沒有這些華軍與美兵英雄,就沒有中華民國。為感恩陳納德將軍帶領飛虎隊的貢獻,田在勱將軍在當時任台北市長的馬英九支持下及陳納德將軍遺孀陳香梅女士的同意下,將被陳水扁任內移至台北新生公園的陳納德銅像迎接到花蓮基地安置,並於花蓮基地成立「飛虎紀念館」,該紀念館成立時,陳香梅女士並與來自美國的廿多名昔日飛虎隊飛行員及眷屬與會參加揭幕。B1 9 web

而近期他更驕傲的是:陳納德封存了70年關於二戰中國戰區的史料,雖然家屬仍捨不得捐贈,但經遺孀陳香梅女士同意後,兩位中研院專家到府花三週時間,把所有史料掃瞄存檔完畢,包括二十七個資料夾,五大類:日記、信件、照片、作戰日誌等,現保存在台灣。全體為他的努力鼓掌致謝。

研討會最後,主辦單位邀請三位參與二戰的美籍華裔老兵:黃君裕(Arthur Y. Wong)、陳啟邦(Robert C. Hong) 和9黃廷深(William Sean Wong) ,分別報告其從軍記,對他們而言抗戰似乎仍歷歷在目,所言感人肺腑,全體觀眾為之起立鼓掌致敬。

在台灣,為了紀念中華民國對日抗戰勝利70週年,行政院聯合各部會舉辦一系列的紀念活動,彰顯中華民國對抗戰勝利的貢獻。除了國際學術研討會、珍貴史料展覽之外,也會邀請在二戰期間對中華民國有特殊貢獻的人士家屬來台參加相關活動。 

(本報記者 吳怡慧)

教育部林思伶次長會晤波士頓大學校長

 (本報訊) 中華民國教育部政務次長林思伶在國際司司長楊敏 玲陪同下,帶領臺灣19 所大學校院40 多位國際事務主管,到波士頓 參加5 月25 日至29 日舉行的2015 年美洲教育者年會(Association of International Educators, NAFSA)。林次長藉此次到訪波士頓,5 月27 日在駐波士頓教育組安排下,拜會世界百大名校的波士頓大學校長 Dr. Robert Brown 及負責國際事務的副校長Dr. Willis Wang,並應 邀與波大臺灣相關研究教授餐 敘,鞏固臺灣與波大長久合作情 誼。

波士頓大學與臺灣國際教育 合作交流歷時數十載,是臺灣在 國際教育上重要的合作夥伴。也 因這份長期友誼,波士頓大學校 長Dr. Robert Brown 特別與林次 長單獨會晤,並對臺灣高等教育 相關情形深表興趣。林次長也向 Brown 校長說明臺灣高等教育現 況及延攬國際優秀人才策略,希 望繼續透過與該校深厚友誼及國 際合作策略,推動臺灣學生與波 大學生的相互交流,拓展更廣泛 的國際合作領域,深化臺灣與波 士頓大學合作夥伴關係。B1 1 web

負責臺灣國際教育交流的楊 敏玲司長亦與波大副校長Willis Wang 進行晤談。席間,楊司長表 示波士頓大學是臺灣在國際教育 合作上重要的夥伴,與波士頓大 學合作的臺灣研究計畫已邁入第 9 年,並感謝W 副校長對於推動該 校與臺灣學術交流的支持。W 副 校長則回應波士頓大學國際學生 中,來自臺灣的學生約300 多名, 居該校國際學生排名第六位。他 也建議拓展雙方合作 領域,從目前的人文社 會領域合作,擴展至醫 學院及科學、科技、工 程與數學的STEM 領域 (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 and Mathematics) 。同時,W 副校 長亦介紹該校的學生 赴海外實習及留學等 計畫,楊司長則表示教 育部目前積極推動國 際學生赴臺實習計畫, 希望未來與波士頓大 學進行類此合作,並期 待未來臺灣成為波大 學生海外留學計畫據點之一,進行全面性的 學生交流與學術合作。

除拜會波士頓大學校長及副校長,林次 長一行也應邀與波士頓大學臺灣研究相關教 授餐敘,希冀進一步強化臺灣與該校的學術 合作。與會教授包括波士頓大學亞洲研究中 心主任Dr. Eugenio Menegon、東亞考古及歷 史文化中心主任Dr. Robert Murowchick、人 類學系教授Dr. Robert Weller 及Pardee 國際 事務學院副所長Dr. William Grime 等。會中, 林次長感謝各位教授對於「臺灣研究」計畫的 支持,同時也期盼與該校持續進行臺灣研究 相關計畫,創新「臺灣研究」多年合作成果與 延續長期合作夥伴關係。

教育部與波士頓大學自2007 年即開始合作 「臺灣研究」計畫,在過去長達8 年的合作中, 波大開設了5 門與臺灣相關的正式課程,設置 考古學家張光直教授圖書館,進行臺灣數位 典藏庫計畫,並每年邀請臺灣及美國專家學 者於「臺灣論壇」專題演講,藉由這些學術合 作,提升臺灣研究能見度。 B2 1 web此次林次長率領財團法人高等教育國際 合作基金會(Foundation for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of Taiwan, FICHET)及19 所公私立大學校院參加2015 年美洲教育者年會活動,臺灣的學校也藉此 年會良機,不僅與姐妹校聯絡情誼、鞏固合作 關係,更積極和與會的世界各國各校洽談國 際教育合作可行性,期拓展臺灣各校的國際交流廣度。臺灣大學校 院參加教育者年會行之有年,此次年會中以「Study in Taiwan (赴臺 留遊學)」設置教育展攤,以整體行銷策略吸引美國學生赴臺學習華 語文或攻讀學位。年會中,更安排由國立臺灣大學吳俊輝副國際長 主持的講座(Session),藉由臺灣、法國、愛爾蘭、澳洲等四國學校的 交流經驗,探討政府政策與大學之間的關係,以及其間如何彼此磨 合與應對。經由美洲教育者年會設置行銷臺灣展攤及發表國際合作 經驗分享講座等活動,期能提昇臺灣高等教育的國際知名度,並進 一步拓展臺灣高等教育國際化的合作契機。 

台灣傳統週「原漾臺灣、驚豔波城」

讓世界看見臺灣文化的活力與朝氣

為了慶祝「台灣傳統週」,僑務委員會、外交 部、文化部、教育部、原住民族委員會、教育 部體育署及交通部觀光局等國內相關部會共同 組派國內藝文團體「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 學院舞團」擔綱演出的「2015 年北美地區臺灣傳 統週巡演」活動,於5 月26 日晚上7 點,在波士頓 昆士小學禮堂為觀眾帶來一場感動人心的精彩 演出,更為華人社區帶來熱鬧繽紛的氣氛。

「臺灣傳統週」是從Taiwanese American Heritage Week 英譯而來,屬於美國「亞裔傳統月 (Asian/Pacific American Heritage Month)」之一 環,經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宣佈於每年5 月第2 週 舉行,其目的係為促進文化交流並增進北美主 流社會對移民的瞭解及重視,發展至今已成為 北美地區僑團的年度盛事。

「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舞團」成立 於2005 年,至今已邁入第十年,由校內對原住民 族樂舞文化有興趣的學生共同組成。來自臺灣 各部落的原住民青年利用課餘時間彼此分享、 學習,以認識原住民族的樂舞文化之美。舞團歷 年來製作了許多族群的樂舞,透過與不同族群 樂舞的接觸與呈現,以及田野調查的實作來展 現臺灣原住民族的文化內涵,保存原住民傳統 樂舞,B2 4 web進而重振原住民族瀕危的文化,且更激發 彼此對於學習傳統文化的熱忱。舞團透過樂舞的學習來傳承 原住民族優美的文化,並實際進入部落蔡採集與整理資料,以 保留原住民族樂舞的真實樣貌。透過學校與部落的結合及現 代手法的詮釋,扮演原住民文化保存及傳承的角色,並藉由展 演讓大眾更瞭解臺灣原住民族風采,發展臺灣原住民族的文 化價值,重新尋回臺灣原住民文化的原始脈絡,使在地文化的 力量生根,讓傳統樂舞文化能用永續經營。

演出在20 位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舞團團員們,穿著 傳統服飾,以輕快的歡唱齊舞〈族群禮讚、原漾臺灣〉分享喜 悅、訴說感動,一一介紹台灣傳統原住民不同族群的服裝和問 候語拉開了序幕;接下來的〈山海歡唱一臺灣原住民族民謠 組曲傳唱〉表達著臺灣原住民族的樂舞文化是物質生活與精 神美學的完美交會,數千年來在這片土地不停的上演一齣齣 風格迥異的歌舞劇碼,每 一族群的文化內涵,在不 同的時序中以不同的身體 溫度、歌聲亮度,伴隨著情 緒曲線的牽引,在沉靜肅 穆的祭典導詞、莊嚴安詳 的祭歌、男女有別的晉階 之舞與群體共歡的同心圓 舞蹈中,永不間斷的在山 巔水妹湄間舞動與詠嘆, 訴說著臺灣山海與族群之 間,處處令人驚豔的生命 故事;〈離散〉表達著泛紋 面族傳說:「在很久以前, 臺灣中央山脈地方有一棵 大樹,其半面為木質,半面為岩石,頗為奇特。一 日,木精化為男、女二神,此二神孕育了許多子 女,從此以後,後代子孫滿山谷。」土地萬物隨時 代而變遷。祖先走過的路、族人創造的家園,經 歷世代的改變,使得土地風雲變色。B1 2 web人與人間, 人與自然間的和平在一夕間被吞噬。家園最初 的樣貌已不在,但是,不論回家的路有多艱辛, 我們仍會找到祖先的路;〈我們在日昇之地傳 唱這是阿美族太巴塱部落年祭傳統樂舞〉表達 著太巴塱部落的人用歌聲串起生活得點點滴 滴:耆老的訓誡聲、凱旋的歡呼聲、情人的哼唱 聲,以歌聲建構部落的面貌、滋養部將人們的 心,在歌聲中我們可以追尋到太巴塱部落祖靈 的根源,感受到生活在部落的親朋好友傳出來 的呼喚與熱情;〈舞躍阿里山〉表達著在雲霧飄 渺的山林間,鄒族人帶著誠敬的心,砍除樹葉, 留下數根枝幹,以引導天神降臨。在天神應許之 地,族人們悠然生活, 謹記祖先的叮嚀維繫部落 生計。勇士為捍衛部落,抵禦外敵、爭戰、狩獵; 婦女則固守部落,承擔一切家務等待勇士得的 歸來。鄒族人世世代代守護著天神開闢的居所, 青山圍繞著的部落得以生生不息,族人因而繼 續繁衍、活躍在那阿里山;最後表演〈MAKAPAHAY 共用美好,與君同樂〉,MAKAPAHAY 是阿美族語,代 表「美、帥、漂亮、讚嘆」之意。MAKAPAHAY 與君同樂,舞團們 邀請現場來賓朋友,一起探索臺灣原住民族美族深邃優美的 文化內涵,並用臺上臺下互動的方式,用最歡唱愉悅的歌聲, 分享你我心中的歡樂與感動,MAKAPAHAY 是永遠的祝福, 為這塊獨有的文化瑰寶留下美好的回憶!整個晚會可說高潮 迭起,毫無冷場。最後在大家在依依不捨下,為「台灣傳統週」 的精彩晚會畫上溫馨句點。

原民舞團領隊安梓濱在接受訪問時提到,團員們身上所 穿著的服裝,大部份都是家中長輩們親手縫製的。「原民舞團 並不是為了表演而表演,每一次的演出,都是一次文化生命故 事的再現。」對原住民族來說,傳統服飾及樂舞承載了豐富厚 實的文化,那不只是一件漂亮的風格化衣服,也不只是一首好 聽的歌,服飾上的每個紋路、每個配件、每種穿著方式,歌舞裡 的每個音符、每個字詞、每個律動,都仔仔細細地敘說著關於 祖先流傳下來的生命故事。希望透過此行出訪北美地區臺灣 傳統週,能夠透過「原漾臺灣」讓更多人認識臺灣原住民族優 美的文化,將原住民樂舞文化之美及和自然共存共榮的精神 宣揚國際。舞團成員始終相信「越用力唱歌跳舞,就越能貼近 祖先」。(記者/張耀淑/撰文)